6月1日是國際兒童節,在這個特別的節日里,一群孩子們走進了世園會會場,走在山水建筑、人文園林之間,看各類花卉園藝爭奇斗艷,聽著園區工作人員的介紹,盡賞省內、國內、多個地區和城市園林園藝特色、亮點,直觀體驗其文化內涵和藝術內核。

“北京園大氣、華麗,讓人仿佛是走進了真實的頤和園,紅墻青瓦,無一不呈現出首都北京的雄偉壯觀。”在園區工作人員的講解下,北京園這里醒目的紅墻青瓦建筑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北京園
北京園位于成都世園會中華園藝區南端,占地面積約5053㎡,秉承“園藝讓生活更美好”的設計理念,以“聚景京園,匯萬總春”為主題,突出園藝融合歷史、城市、生活、科技四大特色,打造“湖山真意”“匯總萬春”“遠觀近賞”“絳溪櫨影”等八景。
隨后,大家走進了成都園。成都園占地約11000平方米,以“花重錦官城”為主題,傳承西蜀園林“文秀清幽”風格,融合公園城市理念和現代造園手法,因地制宜,構建了“一環串十景”、分區有特色的景觀格局。走進成都園,穿過竹影巷,在一片亞洲百合花前,21棵水杉樹,代表著四川省21個地市州齊頭并進,攜手發展。

▲成都園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成都園里,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選取合適的位置,用他們純真的視角和靈動的畫筆,呈現出了一個個獨特而又絢爛的世園會景象。在他們的筆下,成都園的美麗與神奇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我們今天也很高興帶著孩子們來到成都世園會進行研學寫生,這正是將習近平總書記在信中對我們的殷切期望進行落地生根的過程。當然也是我們將自然美譽。”領隊羅老師說,這也是藝術教育完美結合的一個教機,也希望能夠陪伴孩子們,讓他們去享受成長的樂趣,健全自己的人格,建立與自然的鏈接。成為一個享受生活、享受自然的一個孩子。
在老師們的帶領下,孩子們又紛紛前往重慶園、資陽園、樂山園、遂寧園等,細賞園藝之美的同時,感受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
研學是一種沉浸式學習體驗,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和有益補充。“希望同學們通過本次活動,能領略不同地區的人文風情,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根植綠色低碳的生活理念,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活動主辦方有關負責人說,同時,活動宣傳“不出國門,博覽世界”研學意義,吸引周邊省區市,四川各市州游客暑假帶小孩到地參觀游玩,帶動文化、旅游、餐飲、住宿業的蓬勃發展,以會營城,持續掀起一波“成都熱”。
在6月1日研學活動當天,媒體團采風活動同步舉行。不少新聞工作者將鏡頭對準各種奇花異卉,以及由花與植物組成的各種花境,還有世園會誕生的新場景、新景觀。
61是兒童節日,更是代表希望和陽光的日子,大家懷揣著對文化的敬畏,熱情的投身在各個園區的觀賞中,“2024成都世界園藝博覽會讓成都面向世界,把各個城市的園藝特色展現在世界面前,讓世界走進成都感受中國的園藝文化,感受成都的文化底蘊、人文特色 ,川渝一家人,也是我們重慶人的驕傲“成都的花木產業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是我們的鏡頭經常聚焦的對象。這次采風活動可以展示特色多元的蜀川文化,在持續擴大世園會影響力的同時,展現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的豐碩成果。”來自光明重慶的記者說。

活動現場,大家用手中的鏡頭將世園會的精彩定格為一幅幅美麗畫卷,進一步展現成都世園會自然之美、生活趣味、城市文化和藝術創造力等元素,用生動的圖片促進市民對自然、生活,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質和藝術氛圍。據了解,媒體團采風活動為期三天。接下來,6月2日、3日,大家還將先后前往溫江、郫都、新津、邛崍四個分會場,近距離欣賞全國各大流派的精品盆景,大卡春肆花園中心、海蒂的花園,參觀農博主展館,體驗龍門山生物多樣性等。
| 渝訊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