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留在國際空間站的兩名美國宇航員布奇·威爾莫爾和蘇尼·威廉姆斯終于有望回家了!
當地時間3月14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與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于美國東部時間19時03分完成代號“Crew-10”發射任務。
據悉,此次任務計劃將四名宇航員送往國際空間站,并會將此前在國際空間站滯留的美國宇航員威爾莫爾和威廉姆斯帶回地球。
滯留在國際空間站的兩名美國宇航員。圖源 視覺中國
宇航員“出差”8天變9個月
威爾莫爾和威廉姆斯于去年6月5日搭乘波音“星際客機”飛赴空間站,這是“星際客機”首次載人試飛任務。飛船原定于6月14日返航,但因推進器故障和氦氣泄漏等問題,返航時間一再推遲。
去年9月7日,“星際客機”飛船不載人返回地球,當時美航天局宣布兩名宇航員改為明年2月乘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龍”飛船返回地球。但在去年12月,美國航天局表示,滯留國際空間站的兩名宇航員將不早于明年3月底返回地球。這讓此前“明年2月返回地球”的計劃再度推遲,也意味著原計劃在太空“出差”8天的兩人在空間站停留期至少超過9個月。
特朗普曾親自給馬斯克下令:快點接回來
特朗普上任后,將“星際客機”飛船搭載的兩名宇航員滯留國際空間站的遭遇歸咎于拜登政府,批評是拜登政府在太空中“拋棄”了這兩名宇航員。
1月28日,特朗普稱,已經要求SpaceX首席執行官馬斯克盡快從國際空間站接回兩名滯留數月的美國宇航員。
讓競爭對手接人 美航天局打臉波音?
不過比起特朗普的直接命令,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計劃則更早。
早在去年8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就宣布,決定讓搭乘波音公司“星際客機”飛抵國際空間站的兩名美國宇航員改乘波音競爭對手的“龍”飛船返回地球。
波音“星際客機”飛船(資料圖)
法新社對此評論說,“星際客機”飛船出故障、兩名宇航員被迫改乘競爭對手飛船返航,這對于近年來在民航客機方面安全事故頻出、口碑屢遭打擊的波音公司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美國《華盛頓郵報》等多家媒體認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決策對于波音公司而言是在“最糟糕的時刻”又一次受到“公開羞辱”。
美國《紐約郵報》報道,一些波音員工表示,這對波音公司而言簡直是“奇恥大辱”。報道稱,有匿名波音員工表示,由競爭對手公司對宇航員進行救援,讓許多波音員工感到羞辱,有員工表示,此事件導致波音公司士氣低落,擔憂影響公司在航天領域的聲譽。
黑眼圈、錐子臉,健康狀況令人擔憂
盡管宇航員們都接受過專業的訓練,但突如其來的“加班”,而且是幾個月的班,也會讓生理狀況出現一定程度的變化。
此前,女航天員威廉姆斯瘦成錐子臉的照片在網絡流傳,進而也引發了人們對他們身體健康的擔憂。
威廉姆斯。圖源 視覺中國
威廉姆斯在一次視頻連線時表示,照片中的“錐子臉”主要是因為“體液轉移”現象:“人們在太空的時候,有時候頭部等位置會顯得大一些,這是因為人體內的體液在全身更快地轉移流動,所以看上去會有些奇怪。”
不過,來自美國西雅圖的肺病專科醫生維奈·古普塔評論稱:“她的臉頰看起來有點凹陷下去了,這通常是體重減輕后才會出現的狀況。我認為,從她凹陷的臉頰可以看出,她可能已經嚴重缺乏(卡路里攝入)一段時間了。” 但是NASA堅稱,空間站內宇航員身體狀況都沒有問題:“國際空間站上的所有美國宇航員都在接受常規醫療評估,有專門的飛行外科醫生在監控,他們的健康狀況良好。”
研究表明,在空間站長時間停留意味著更高的健康風險。微重力環境會導致骨質流失、肌肉萎縮、視力下降等生理問題,而長期處于與世隔絕的狀態,也會對心理健康造成極大的挑戰。
有關“龍”飛船返回的具體時間目前還不確認。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網站上的信息,“龍”飛船預計將不早于當地時間3月19日重返地球。
綜合自央視新聞、新華社、極目新聞、中新網等
編輯:楊虹 責編:吳忠蘭 審核:阮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