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作品一炮而紅,取景地也被帶火,變身成為網紅打卡地。這種現象在全國都不少見,比如《狂飆》讓廣東江門名聲大噪,《我的阿勒泰》掀起了新疆旅游熱潮。但網紅打卡地的熱度,究竟能持續多久?
我們來到近年來被眾多導演偏愛的8D魔幻城市——重慶。在這里有很多被影視作品帶火的網紅打卡地,但是有的曇花一現迅速沉寂,有的卻歷經多年仍是頂流。
爆款劇“限定皮膚”
為何總“閃退”?
白敬亭一句“我在重慶哄你”讓《難哄》首播即屠榜?17,女主溫以凡的出租屋,被網友認出來是渝中區李子壩的一棟老居民樓,于是有外地游客專程趕來打卡?。粉絲連夜繪制的“桑延同款地圖”讓雙碑街道、楊家坪天橋等14個取景地,在網絡上火速出圈。
其實不只《難哄》,最近幾年,重慶可以說是備受劇組青睞,據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影視文旅融合發展報告2025》和貓眼專業版劇組備案庫的數據,2024年-2025年來重慶取景的劇組多達217個,其中電影占42%,網劇占33%,另外25%是廣告/綜藝。重慶市文旅委另一項數據顯示,2025年劇組扎堆重慶數量同比激增40%?。
影視熱為重慶帶來了巨大流量,也因此誕生了許多網紅打卡地和網紅店鋪,帶動了經濟業態的發展,但流量來得快去得更快。2020年《風犬少年的天空》熱播,取景地江北大興村迅速出圈,男主“狗哥”的家也被改造成咖啡屋。咖啡屋老板坦言:“以前好的時候一天賣2-5千杯,現在白板都可能。開始我是2022年的10月底接到這個店鋪的,每天都可以保持一兩百人來店里。但過了四年,熱度沒這么高了。”
這印證著一個殘酷現實:當影視作品的熱度褪去,打卡地的流量也就算走到了盡頭。曾經熱鬧的大興村,很快變回平平無奇的老社區。《難哄》播出后,網友認出溫以凡的出租屋,是很多影視劇的常客,然而,出租屋的老板并沒有打算把屋子打造成餐飲場所:“后續要開發打造的話,我希望可以打造成可持續的。因為看到很多網紅店鋪熱度過了,都比較難經營下去了。這樣的話,還不如繼續出租給劇組拍戲收入好些。”
根據2024年文旅白皮書數據,電影IP關聯商戶閉店率高達37%。
白象居憑什么長紅?
如果要在重慶找出一個影視劇帶火的長紅景點,那白象居必然榜上有名。重慶逸視界影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田俊,曾參與過《火鍋英雄》《風犬少年的天空》等多部爆款影視劇選景工作,白象居就多次出現在他的推薦名單里。據田俊回憶:“那時候有一個電影《火鍋英雄》,讓更多的業內人士看到了重慶有不一樣的氣質,更多更豐富的結構。渝中區的話,白象居是劇組拍攝最多的。”
記者實地走訪白象居時發現,有不少外國游客來這里打卡。一位外國游客跟記者分享:“我知道易洋千璽演的《少年的你》是在這里拍攝的。”白象居的居民向記者分享,演員景甜前幾天還在這里拍戲。在白象居一個地方,就可以一次性打卡重慶的魔幻地形、立體交通、城市美食、明星同款打卡地。
田俊認為,白象居在全國也是獨一無二的:“這邊臨江,里面有大量的一個生態,有原住民,有租住的居民,也有一些小商小販在里邊,所以看起來很豐富。對我們影視創作來說,可以給到我們更多的一個創作靈感。”
不斷有劇組來這里取景,白象居一次次被推向公眾面前,又進一步吸引了更多劇組、明星、游客前來打卡,通過社交媒體的再次傳播,buff疊加,這棟老居民樓至今仍是活力滿滿。
在白象居,一位來自泰國的博主向記者分享了她的爆款短視頻,正是在白象居拍攝的:“有大概700萬的播放。我覺得它可以展示出重慶的這個地形的這個特征,在泰國是沒有的。”除此之外還有不少游客,是因為喜歡的明星是重慶人,所以來這里旅游打卡。
人氣帶來消費,居民樓里逐漸形成了一個小型的“經濟圈”,小吃店、飲品店、攝像店比比皆是。攝像店的店員告訴記者:“生意最好的時候,一天可能會接待100多個人。例如王俊凱、趙小童、TF三代都在這拍過很多照片,大多游客是為了同款機位來的。”
流量來去匆匆,如何才能長紅?白象居提供了一個思路:就是不斷刷“存在感”。在這一點,本土影視企業的參與,很重要。
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副院長、教授黃鵬認為,相關單位需要做好影視劇落地、服務拍攝的配套工作,鼓勵重慶本土影視企業深入呈現地域文化,不停有作品在相關拍攝點進行拍攝。從兩個層面來講,就是重慶拍,拍重慶,重慶拍重慶。
熱搜背后藏著殘酷B面
僅僅這樣,當然不行,畢竟不是每個取景地,都具有白象居那樣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
田俊坦言:“有一些取景地,可能不在熱門的旅游景點上,有可能過了一段時間之后就會銷聲匿跡。影視劇作為一個宣傳,我們依托這個點去把它開發出來,那么后續怎么去維護?這是需要文旅文創相關的一些人士去做更多的工作。”
當#難哄取景地#話題閱讀量飆至8.2億時,拍攝地之一的雙碑街道依舊維持著菜販吆喝、大爺下棋的日常節奏,連杯劇組同款奶茶都買不到?。記者跟著粉絲們制作的“難哄打卡地圖”來到了電視劇《難哄》位于雙碑街道的同款取景地,發現沒有游客打卡,也沒有打卡指示牌,如果不是跟著攻略來這里,很難發現這里就是取景地。
但這條路其實是很多影視劇的“老演員”了,《少年的你》《刺殺小說家》等都在此取過景。當地也在打造雙碑影視文化創意基地,吸引劇組來此拍戲。然而,影視作品播出后,后續配套難見蹤影。
除了雙碑,網友也吐槽在楊家坪天橋打卡《難哄》名場面時,只能靠腦補填補缺失的燈光布景。其實劇組撤離后的取景地常陷“三無困境”:無動線指引、無場景還原、無配套服務。在業內人士看來,一些劇組中的場景和道具,其實可以保留下來,為后續開發提供素材。
田俊認為,其實有很多劇組他們是愿意把取景地保存下來的,因為拍攝地承載的不僅僅是作品的影像,它還可以面對大眾,能讓大眾因為取景地不斷想起這部作品,附近的居民也可以以此為賣點進行商業開發,可以起到一個相輔相成的作用。
黃鵬認為,對拍攝地的經營,除了注重沉浸式體驗和互動活動之外,還要深耕地域文化,善用歷史文化資源,讓游客逐熱而來,能沉醉其間,覺得有特點有味道。
最后,借用《難哄》導演的一句話:重慶的魔幻現實主義自帶故事感,我們要做的不是復刻機位,而是讓每個轉角都能續寫新篇章,也希望在這個流量時代,重慶能持續接住這潑天的富貴。
重慶廣電-第1眼TV記者 李浩然 舒坤秀 韓紫嫣 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