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季末結算引發流動性趨緊的沖擊下,A股連續兩周出現下行。過去大半年多次被爆炒的題材股,在嚴監管背景下成為領跌主角。其中,5家上市公司本周提前鎖定退市,更讓績差股為代表的低價、小微盤小市值、次新等缺乏市場競爭力的群體表現欠佳。
具體來看,截至2025年3月28日收盤,A股市場一共有*ST東方、*ST富潤、*ST嘉寓、*ST旭藍、*ST吉藥一共5只股票價格低于1元。除了*ST吉藥外,其余4家股票即使接下來每天漲停也不可能收復1元面值大關。換言之,*ST東方、*ST富潤、*ST嘉寓、*ST旭藍因觸及交易類退市規則而被提前鎖定退市。
此外,玉龍股份亦進入了主動退市程序。該公司3月22日發布公告稱,由于經營狀況不佳、現金流持續惡化,公司經營面臨重大不確定性,為保護中小股東利益,經控股股東濟高(濟南)資本投資有限公司提議,并經董事會審議通過,玉龍股份擬以股東大會決議方式主動撤回A股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上市交易,并申請股票進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退市板塊繼續交易。玉龍股份3月27日開始停牌并進入摘牌程序。

至此,本周已有5家上市公司提前鎖定退市,加上之前的*ST博信、*ST大藥、*ST普利,今年以來已有8只個股鎖定退市。
雖然一季度8只股鎖定退市對比過往并不算多,但是單周就有5股鎖定退市則較少。受此影響,缺乏競爭力的群體繼續領跌大市。通達信數據顯示,動態計算股本最小的400家微盤股組成的“微盤股指數”本周下跌4.75%;動態計算股價小于3元的“低價股指數”本周下跌3.46%;動態計算上市1年內的“次新股指數”本周下跌4.31%。在它們的影響下,衡量A股整體水平的“平均股價指數”繼上周下跌2.62%后,本周續跌2.19%。

一季度就要結束了,二季度即將來臨。那么,面對嚴監管,什么樣的股票算得上相對安全的避風良港呢?什么樣的個股需要規避風險呢?為此,富鼎資管經濟學家李維夏做出了以下分析:
第一,央國企藍籌與銀行板塊目前看是“安全艙”。央國企大多具有成熟的治理體系,且均為國資控股。而銀行業作為金融的根基,基本面持續向好也利好經濟發展,一直受到價值投資者青睞。


第二,凈資產為負數、營收低于3億和各種問題股可回避。至于各種問題股,比如信披違規、重大違法犯罪以及各種立案調查的個股,在通達信“風險提示”這一欄是羅列出來了的,投資者也要予以規避。
第三,缺乏競爭力的ST股、低價股、小微盤小市值股、次新股盡量不參與。
第四,退市潮也帶來幾個積極意義。其一是大量退市有助于緩解二級市場的流動性壓力,尤其是中大盤股退市,客觀上促成其他個股(退市潮結束后)水漲船高;其二是有利于樹立優勝劣汰、風清氣正的投資環境,對培養更多價值投資者具有非常正面的影響;其三是對板塊內部和所屬行業集中度將起到顯著提升作用;其四是有利于降低投資者的選股難度。

綜上所述,隨著央國企和銀行股相繼發布年報數據和分紅方案,投資者可抓住它們短線洗盤的機會上車。而對于缺乏競爭力的績差問題股、小微盤小市值、低價股、次新股等,要防備主跌浪的到來。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上游新聞記者 王也
編輯:陳璐 責編:蔣艷,吳忠蘭 審核:阮鵬程
【免責聲明】上游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游新聞”或“上游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 聯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