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成都世園會正式啟幕,一直持續至10月28日,約有800位境內外嘉賓將受邀參加開幕式,共同見證這場具有國際水準、彰顯中國特色、體現巴蜀風韻的園藝博覽盛會。
以花為媒,世界園藝藝術和公園城市的交相輝映;以四川成都為窗口,向全球展示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從主分會場到城市地標,無一不精心布置著立體花壇、花墻及地栽花卉等,重現“花重錦官城”意境。
巴蜀民歌點亮芙蓉花朵 開幕式上成都元素滿滿
迎賓儀式《花開天府》在改編后的《太陽出來喜洋洋》旋律中拉開帷幕,來自四川大學錦江學院、龍泉驛區實驗小學的學生和專業舞蹈演員們組成巨大的芙蓉花朵,并隨著音樂緩緩盛開。
“蓉”與成都千年未斷的緣分,是芙蓉花鐫刻在成都和成都人心中永恒的印記。
首先是舞美的選擇——舞美采用簡約風格,創意為花瓣造型,舞臺上設有芙蓉及珙桐花蕊立柱。
芙蓉的品性和成都的文化氣息以及成都人的生活理念一脈相承,芙蓉浸潤著成都的生活美學。開幕式特意在《太陽出來喜洋洋》這首巴蜀民歌的演繹中融入了芙蓉元素,在展現成都熱情活力的同時,寄托著中國人民愛好和平的精神追求。
珙桐元素的運用也有同樣初衷。珙桐花又叫“鴿子花”。鴿子是和平、友情、團結、圣潔的象征。這個形象更能代表熱情、包容、堅韌的川人性格,也更能展現四川人頑強拼搏、進取向上的姿態。四川省共有上億株珙桐,穩居全國第一。
除了彰顯成都與四川歷史文化元素的植物外,素有“鳥屆大熊貓”之稱的綠尾虹雉也專門被融入到開幕式表演中。作為僅分布于中國西南部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綠尾虹雉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成效的體現之一。
開幕式場地“借景構景” 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相對歷屆世園會開幕式而言,成都世園會開幕式更注重藝術性與儀式感。據了解,為每位上場嘉賓按照在入場過道上的步數,分別配備了不同時長的上場音樂與入座音樂,讓整個開幕式更絲滑。
此外,一場在戶外白天舉行的開幕式,如何用更全面的角度去把控場地和周邊環境的協調程度?“借景構景”是成都的解題思路。
據了解,開幕式以絳溪河岸天府眼為舞美核心,輻射面積約4300平方米摩天輪大草坪區域,把周圍生態系統全部納入到整體舞臺景觀中,呈現出的“儀式舞美與周邊的山水園林融為一體”的效果。
除了將人與自然、文化與浪漫天府與世界凝聚于水光山色的自然意趣之間,開幕式現場還有不少花卉元素
記者注意到,舞臺左右兩側均設計了匠心獨運的鮮花瀑布,全部采用真實鮮花裝點,演出結束后,這些鮮花將被移栽至其他適宜的地方,繼續綻放美麗。
在表達綠色節約方面,包括舞臺后方布設的一排竹子,也都是采用真正的竹竿為支持,再加上可降解材料作為竹葉進行造型。開幕式設計團隊相關負責人表示,開幕式作為全球友人了解成都世園會的窗口,希望以此傳遞世園會尊重自然的綠色理念。
分會場開園儀式精彩紛呈 依托屬地文化講述世園故事
在主會場開幕式呈現的同時,溫江、郫都、新津、邛崍四個分會場的開園儀式也精彩上演。
溫江分會場開園儀式秉持“綠色 低碳 持續 共享”的辦會理念,聚焦“幸福溫江 盆景之都”品牌,打造“承·溫江古韻、展·今朝風采、啟·未來華章”三大主題篇章。儀式中,川派盆景大師胡世勛親臨現場講述一代匠人的匠心與堅守;80后花木產業新生力量分享創新與發展;500位現場觀眾共同描繪“我愛世園” 的巨型畫卷。
郫都分會場開園儀式上,五區共興和成渝雙城共建項目簽約儀式舉行,旨在推進以成都平原經濟區引領的各區協調發展,助力全省區域經濟呈現協同聯動,深化雙城合作,促進兩地花卉產業硬實力進一步壯大,實現資源共享、互利共贏。成都首屆花植環藝賽的頒獎環節也成為開園儀式的一大亮點,25家成都入圍花企攜手跨界,用前沿的設計理念,提交出世園會成都答卷。
新津分會場開園儀式以“廿四節令鼓”作為開場表演,在道具上融入24節氣相關內容,表現出緊鑼密鼓的農忙氛圍。儀式上,世園會新津分會場全年特色活動及新津全域文旅線路發布,主持人還邀請現場觀眾將“共生種子”花卉放在“桐妹”和“寶寶墩墩”腳下的花帶上,并將其中一份種子帶回家,寓意“世園會永久陪伴”。
邛崍分會場開園儀式結合當地壯麗自然景觀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以情景演繹、六境探秘、方陣巡游等多種形式,為觀眾展現了生態文明發展的縮影。在這里,自然景觀與藝術表演的完美結合,青山綠水成為了演出的最佳背景,藝術與自然的和諧融合,讓人們深切感受到大自然的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