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川渝人力社保事業協同發展五周年新聞發布會舉行,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川渝人社合作五年來的成效。
圍繞就業、社保、人力資源、技能人才、勞動關系、公共服務各方面,兩地人社部門五年來落地部省市戰略合作協議任務92項,兩地要素配置更加高質高效,人員流動更加方便順暢,群眾辦事更加省時省力。
跨區域就業招聘活動提供崗位信息457.4萬個
在推動落實促進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方面,兩地人社部門積極推進就業政策協同共享,出臺鼓勵民營企業新增吸納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支持青年以新就業形態實現靈活就業、提高困難高校畢業生創業補貼標準等“促進青年就業35條”,率先在創業擔保貸款貼息等方面打破戶籍限制,川渝兩地城鎮新增就業年均170萬人以上。
同時,建成11個國家級、218個省(市)級創業孵化基地;“春風行動”等跨區域就業招聘活動累計提供崗位信息457.4萬個。
跨省市養老、失業保險關系無障礙轉移達13萬人次
在推動建立普惠共享的社會保障體系方面,川渝人社部門打破靈活就業人員參加養老保險的戶籍限制,兩地基本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9226萬人、1816萬人和2340萬人。
同時,兩地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退休申請業務檔案互查等機制,川渝跨省市養老、失業保險關系無障礙轉移接續累計13萬人次,養老、工傷待遇領取資格無感認證、就地認證累計達80萬人次。
專技人員職稱評價互認,技能人才超1600萬人
在推動人力資源高效配置方面,川渝兩地試點開展深化跨區域人才同城化融入保障機制,實現跨區域人才職稱評價互認,惠及兩地700余萬專業技術人員。
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專家團”服務品牌,748名院士專家開展技術服務6000余次;共同建立川渝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二級崗專家互認互通“綠色通道”;“新重慶人才卡”與“天府英才卡”互認高層次人才1.1萬余名。
在打造技能巴蜀高地方面,建設全國首個“智能+技能”數字技能人才培養試驗區,建成2個“巴蜀工匠”協同培養融合區,兩地技能人才總量超1600萬人。
聯合打造社保卡川渝通辦網點8098個
在提升便捷公共服務能力方面,川渝兩地人社部門出臺首個區域協同社保卡“一卡通”條例;人社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工作實現32項事項同標辦理。
同時,兩地聯合打造社保卡川渝通辦網點8098個,服務兩地群眾59萬余人次;社保參保繳費記錄查詢、職業介紹等44項川渝人社“跨省通辦”服務累計互辦204.4萬件。
| 渝訊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