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歲的張奶奶,家住重慶渝北,平日是家人眼中的“吃魚高手”,不料在一次晚餐時發生意外——魚刺卡喉。
事發當晚,張奶奶邊吃魚邊聊天,突然感覺喉嚨被魚刺卡住,她隨即猛吞米飯、狂喝水,硬生生地把魚刺吞了下去。
一頓操作下來,她感覺刺痛得到了緩解,以為就徹底沒事了。 但一個月后,她突然感到腹部一陣陣疼痛,實在難以忍受,便來到重慶松山醫院普外科就診。
檢查后醫生發現,一塊巨大的魚刺卡在腹腔,而且感染指標升高,還伴有腹膜炎。張奶奶也十分配合,第一時間接受治療。
考慮到張奶奶病情已經拖延許久,為緩解她的腹痛,普外科徐建華教授團隊通過精細操作,成功取出一根長達3cm的魚刺。
徐建華教授表示,很多人喜歡用喝醋、吞菜、大量喝水等“土方法”急救,試圖用“吞”的動作,把魚刺逼下去。其實這個動作非常危險,可能導致魚刺插得更深。喝醋更是不能溶解魚刺,還有可能刺激脆弱的咽喉和食道黏膜。
徐建華教授提醒,咽喉至食道、胃、腸,旁邊有非常多重要的血管、臟器,一旦遇到比較狹窄的地方,魚刺穿刺出去,引發大出血或者刺傷臟器,后果不堪設想。
如果是小刺,可先嘗試能否輕輕咳嗽將魚刺咳出。若不奏效,請立即就醫。根據魚刺的大小和卡住的位置,醫生也會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
1.卡刺部位在口咽等表淺位置,醫生會首先嘗試在直視下取出;
2.如果魚刺太小、位置太深或者患者咽反射太明顯,就需要掛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借助喉鏡來取;
3.魚刺如果進入食管、胃腸,可能需要消化內鏡甚至外科手術取出。
徐建華教授再次提醒:誤吞魚刺應第一時間就醫,避免因不當處理釀成更大傷害。(資訊)
原標題:1個月前?打kun吞?下去的魚刺,還在肚子里頭……
編輯:牟小容 責編:王峻 審核:王廣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