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1 19:10:14 來源:健康人報
“抖什么,怕啥呢?”“奶奶的手總不停顫抖”“爺爺的字越寫越小”……重慶市中醫院神經內科(腦病科)主治醫師譚群表示,這些看似“調皮”的細節,可能是帕金森病的警示信號。每年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的主題是:人工智能助力帕金森病管理。那如何科學管理帕金森病呢?
手抖不一定就是帕金森病
譚群介紹,帕金森病(PD)是一種慢性神經退行性疾病。這種神經系統疾病正影響著全球超600萬人,中國患者約占全球半數。我國6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約1.7%,隨著老齡化加劇,患者數量逐年上升。
人們常以為手抖就是帕金森病?其實不然,這位“隱形訪客”的“敲門方式”可不止一種。
1.動作預警:不自主震顫、肌肉僵硬、運動遲緩、姿勢不穩。
2.非運動癥狀:嗅覺減退或喪失(聞不出味道)、睡眠中手舞足蹈、便秘持續半年以上、焦慮抑郁等。
當你出現上述癥狀時,“身體開關”就可能逐漸失控。不過,別“帕”,此時只需要及時就診,在醫生指導下規范治療就行。
防“帕”可中西醫結合
譚群指出,防治帕金森病,可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來進行。
中醫智慧,養肝腎調氣血
飲食調養:帕金森病患者不同季節,飲食調養各異。春天以滋養肝陰為主,可食用豆芽、菠菜、蘿卜等;夏季以補氣養陰為主,適宜吃冬瓜、西瓜、瘦肉等;秋天以滋陰潤燥為主,可食用山楂、烏梅、蜂蜜等;冬天以溫補為主,可食用羊肉、牛肉、桂圓等。
運動養生:針對帕金森患者的運動鍛煉方式主要包括太極拳、八段錦、漸進抗阻力訓練、有氧跑步機鍛煉等。太極如行云流水,能有效提高帕金森患者姿勢穩定性和平衡性,緩解運動障礙、改善精神情緒及認知功能。八段錦舒展筋骨,能改善帕金森患者運動功能、非運動功能和平衡性。
情志養護:常笑疏肝氣,冥想靜心神,中醫認為“肝氣條達則百病消”。
西醫科學,避風險護神經
遠離毒素:農藥、重金屬是“隱形殺手”,戴口罩、勤洗手,防護工作要做好。
控制“三高”:“三高”會加速腦衰老,定期監測指標,守住健康防線。
咖啡因護腦:每天一杯咖啡或茶,其中的咖啡因能保護多巴胺神經元,可降低PD發病風險。
生活調養小妙招
餐桌上的“彩虹”:深綠菠菜抗氧化,深海魚富含Omega-3,讓大腦細胞“青春常駐”。
運動處方:舞蹈改善運動協調性,游泳提高平衡力,減輕關節壓力,瑜伽平衡身心。
腦力訓練:每天10分鐘數獨,每周學一首新歌,大腦越用越靈光。
治療與管理,中西醫協同作戰
藥物組合拳:中西醫并重聯合治療,西醫多巴胺替代療法控制癥狀,中醫滋陰熄風湯加減等方滋陰養血,熄風止顫,減少西藥副作用。
針灸顯奇效:針刺主穴百會、風池、合谷等震顫控制區;百會穴提神醒腦,合谷穴緩解手抖等,小小銀針讓僵硬肌肉“松綁”。
康復黑科技:AI步態訓練儀糾正異常姿勢,VR游戲改善帕金森患者平衡、步態、運動能力、生活質量及認知功能,讓康復訓練變有趣。
“帕金森病雖無法根治,但早預防、早干預依舊能讓生活出彩。”譚群表示,中醫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無論是晨起一杯枸杞茶,還是傍晚一場太極拳,都是對健康的溫柔守護。這個帕金森病日,讓我們用知識與行動,共同點亮生命之光!
專家簡介
譚群
重慶市中醫院神經內科(腦病科)主治醫師
門診時間:周五下午 重慶市中醫院道門口院部神經內科(腦病科)210診室
(資訊)
(文/向嬌)
原標題:世界帕金森病日丨手不停地抖,莫“帕”! 中西醫結合防“帕”攻略來幫忙
編輯:周晉羽 責編:王峻 審核:趙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