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重慶市老年病醫院(重慶市第十三人民醫院)普通外科中心成功救治一位94歲嵌頓性股疝的高齡患者。
94歲的劉奶奶(化名)因腹痛、納差住院,經過保守治療,腹痛癥狀無緩解。重慶市老年病醫院普通外科中心主治醫師譚小波查看患者后,發現其右側腹股溝區有一鵝蛋大小的包塊,且不能推動。他憑借過硬的專業素養,迅速找到了疼痛癥結,“右側嵌頓性股疝”。
“當時,病人自己也不清楚到底嵌頓了多久,情況非常緊急。”譚小波說,當腹壁疝發生嵌頓時,最糟糕的情況就是腸子被卡住了。
經普通外科中心手術團隊討論后一致認為,盡管患者高齡且患有多種基礎疾病,手術風險極高,甚至可能需要做腸切除、腸吻合手術,但考慮到如果不進行手術,嵌頓的腸管隨時可能發生壞死,這將給患者帶來致命的風險。
“手術從晚上10點持續到了次日凌晨3點,大家都在迎接2024年的新年鐘聲時,我們正在搶救患者,可以說這個跨年非常充實。”該院普通外科中心副主任醫師趙松說道。
術后,在該院普通外科中心、消化內分泌科、麻醉科、重癥醫學科、心血管內科等多學科的精心治療下,患者快速恢復,并順利出院。
疝,俗稱“疝氣”或“氣包”,是普外科的常見疾病之一,是指體內的器官或組織離開其正常的解剖部位,通過人體間隙、缺損或薄弱部位進入另一部位,一旦發病不能自愈。以腹股溝疝為例,部分患者在早期可能無明顯癥狀,易被忽視,或是認為保守治療即可痊愈,殊不知“小洞不補,大洞吃苦”,如若耽誤治療,有可能導致腸梗阻、腸穿孔、腸壞死等,重則危及生命,且手術是目前治愈成年人疝的唯一方法。
重慶市老年病醫院普通外科中心主任張斌提醒廣大市民朋友們,腹股溝區一旦出現突出包塊,應及時就醫。此外,老年人宜在身體條件較好、基礎疾病少時,接受手術治療,以防嵌頓性疝的發生,增加手術風險。該中心目前開展有局部麻醉、椎管內麻醉、全身麻醉在內的各種疝修補手術,既有開放下的疝修補術,也有微創腹腔鏡疝修補術,一般術后1~3天就可出院。
(文/譚小波)
原標題:不一樣的跨年
編輯:牟小容 責編:黃薔 審核:趙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