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山東職教高考首日,考生姜紹鵬在赴考途中,同行的同學突發心梗昏迷。生死關頭,他毅然放棄考試,用專業課學到的急救知識立即展開搶救:交替進行心肺復蘇、人工呼吸,與司機合力挽救生命。
這一事件不僅感動全網,更給予我們警醒:心肺復蘇(CPR)和AED使用,是挽救生命的“必備技能”,正確掌握、盡早施救,或許就能挽救身邊人的生命。
這些信號
可能是死神的“倒計時”
心臟驟停是指心臟泵血功能突然中止,大動脈搏動與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腦嚴重缺血、缺氧,導致生命終止。在我國,每年約有54.4萬人發生心臟驟停,約相當于每分鐘就有1人因心搏驟停而死亡。
由于心臟驟停常常發生在醫院外,人們應學會識別這種危及生命的表現,以早期發現,盡早、正確地施救:
1.意識喪失,昏厥和抽搐,呼吸迅速減慢、變淺,以致停止;
2.心音消失,血壓測不到,脈搏不能觸及;
3.皮膚出現紫紺;
4.瞳孔散大,對光反應消失。
特別注意:部分人可能在睡眠中安靜離世,或死前發出異常鼾聲。
心肺復蘇操作指南
關鍵時刻這樣做!
當心臟停止跳動,全身組織和器官缺乏供血,會直接影響身體各項機能的正常運轉。因此,在最開始的4分鐘有沒有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心肺復蘇,事關患者生命。因此,遇到“猝死”患者時,進行救助的步驟應該是:
1.確認環境安全,做好自我防護:快速觀察周圍環境,判斷是否安全,采取相應安全保護和防護措施。
2.判斷意識:輕拍重喚,用雙手輕拍傷病員的雙肩,并在其兩側耳邊高聲呼喚,如果無反應,可判斷為無意識。
3.檢查呼吸:用“聽、看、感覺”的方法檢查傷病員呼吸,時間約10秒。如果無呼吸(或嘆息樣呼吸),提示發生了心搏驟停。
4.呼救并取得AED:如果傷病員無意識、無呼吸(或嘆息樣呼吸),立即尋求周圍人的幫助,撥打急救電話。如有可能,取來附近的AED。
5.胸外按壓:在呼救的同時盡快開始胸外按壓。將一只手掌根緊貼傷病員胸部正中、兩乳頭連線水平處(胸骨下半部),雙手掌根重疊,十指相扣,手指翹起,雙上肢伸直,垂直向下按壓。按壓時確保按壓深度5~6厘米,按壓頻率100~120次/分鐘,保證每次按壓后胸廓完全回彈。
6.開放氣道:檢查口腔有無異物,如有異物將其取出。用仰頭舉頦法開放氣道,使傷病員下頜角及耳垂的連線與水平面垂直。
7.人工呼吸:用嘴罩住傷病員的嘴,捏住傷病員的鼻翼,吹氣2次,每次持續1秒,吹氣時可見胸廓隆起。
8.循環做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循環做30次胸外按壓和2次人工呼吸(30:2),每5組評估傷病員的呼吸和脈搏。
9.盡快進行電除顫:一旦取得AED,應立即使用。
關于急救的“靈魂拷問”
90%的人都誤解了
擔心按斷肋骨不敢下手?
專業解答:即便是專業人員按斷肋骨的情況也很常見,但因肋骨斷裂而導致心臟或肺部的損傷概率不高,無需多慮。相比之下,按壓深度不足才是致命錯誤,會導致心肺復蘇無效,按壓深度必須保證胸廓下降5-6厘米。
AED操作很復雜,不會用?
專業解答:發生心源性猝死大多是因為惡性心律失常,包括室顫、室速,此時第一要務是除顫。如果有條件,應盡快找來自動體外除顫器,也就是AED。有些人擔心AED操作復雜,其實,它是個“傻瓜機”,開機之后按照語音提示操作即可。同時,使用AED的過程中要配合開展胸外按壓。
軟床上能做按壓嗎?
專業解答:絕對不行! 必須讓患者躺在堅實的平面上,軟床會卸力導致按壓無效。
按壓過程要一直持續,不能中斷,中斷就意味著心臟會缺乏供血。當看到患者心跳呼吸恢復,或者AED提示可以停止按壓時,即可停止。
按壓中途能停嗎?
專業解答:按壓過程要一直持續,不能中斷,中斷就意味著心臟會缺乏供血。除非患者恢復呼吸或AED提示停止,但現實中絕大部分情況下要一直按壓,等到120抵達后,交給專業急救人員接替搶救。(資訊)
(文/周晉羽)
原標題:山東少年“棄考救人” !了解心肺復蘇必學要點 關鍵時刻能救命
編輯:牟小容 責編:王峻 審核:羅軍